学院专业

学院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正文

[ 本科专业 ] 人力资源管理(120206)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05-14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素质为本,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深厚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管理技能与方法,具备国际化视野、思辨精神、创新与领导能力,能够胜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政府机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本专业旨在通过创立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品牌,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输送高品质的专业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政治与思想道德素养及审美标准,通过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方面的训练,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和培养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信息分析与决策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团队支持与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终生学习与持续自我开发的能力,能够较好地胜任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各方面专业工作。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理论与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相关专业技能,具有分析与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二、专业培养特色

  本专业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学校办学特色,从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与个性培养等方面出发,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身特点,旨在培养能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业务操作技能以及熟悉劳资政策和法规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及人文素质培养,所学基础理论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科学、法学以及文史哲等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既注重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又要掌握专业相关理论并加以运用,能够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从事组织人事管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另外,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强调培养学生较强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沟通与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协调与团队领导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评价、招聘与配置、人才测评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管理思维等。

四、修业年限

   本科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实行3-6年弹性学制,学生可提前1年或延长2年毕业。

五、毕业学分标准

   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总学分158学分和各模块应修学分,方准毕业,其中:

   1. 通识课程56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39学分,通识选修课17学分且需修满每个模块要求的最低学分。

   2. 专业教育课程64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30学分,专业必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需最低选修20学分。

   3. 独立实践课程40学分,其中,实践必修28.5分,专业实践选修课需最低选修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选修5.5学分。

六、学位授予

   按要求完成学业,达到毕业学分要求,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