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科创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委 -> 科创实践 -> 正文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关于启动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赛的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04

同学们:

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激发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扎实做好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备赛工作,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预先组织开展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5年3月4日至10月

二、参赛对象

我校所有全日制在校生

三、赛道设置

参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赛道设置情况,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拟设置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具体赛道设置以大赛国赛、省赛正式通知为准。

四、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4.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5.参赛团队应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五、参赛组别和对象

(一)高教主赛道

1.参赛项目类型

1)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5)“人工智能+”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方式和要求

1)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参赛团队,校赛阶段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8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语言需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3.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我校可参加组别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本科生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本科生创业组

1)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本届大赛校赛继续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符合大赛参赛要求的,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参赛项目要求

1)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校赛阶段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8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参赛组别和对象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公益组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创意组

1)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创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三)产业命题赛道

产业命题赛道有关事宜将根据大赛国赛、省赛的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六、参赛主要资料及相关要求

1.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创业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创业组中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参赛团队还需将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附在项目计划书中,大小不超过20MB。

2.项目展示文档。需提交项目的PPT或PPTX格式的展示文档,大小不超过20MB。

3.展示视频。入围校赛决赛、推报省赛的项目需提交项目展示视频。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1分30秒,要求画面清晰流畅,声音清楚,大小不超过20MB。生成视频时,建议视频编码为H.264,音频编码为AAC,分辨率为800*600。

校赛报名阶段,各团队只需要提交项目计划书和PPT。入围校赛决赛的项目,需提交项目展示视频。

七、比赛安排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

(一)校赛准备阶段(2025年3月)

参赛学生组建团队,本专科生均可参加,鼓励已创业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组队参赛。请各学院团总支汇总本学院报名作品(项目计划书和PPT)及报名信息汇总表,于2025年3月31日前打包发送至邮箱kechuangxinxi@163.com。文件命名方式为:学院名称+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参赛作品。本次作品提交之后,可以继续挖掘培育创新创业项目。

(二)校级初赛、复赛(2025年4-5月)

本届大赛采取官网报名的形式,第十届大赛系统开放后,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注册报名,按照流程与要求填写必要信息,提交作品,预计开放时间为2025年5月,请及时关注我校赛事QQ群内通知。所有作品务必在官网按要求完成填报,否则不予认定第二课堂加分且无法参与奖项评选。

校组委会对作品进行评审并评选优秀作品进入校级复赛,复赛采用路演答辩的形式,评选优秀作品进行重点辅导和培训,推荐参加省赛。

(三)省级复赛、决赛  

学校组织重点团队进行省赛网络报备,大赛省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评选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决赛。省赛时间根据省赛通知要求另行通知。  

(四)国家总决赛  

入围国赛团队集训备战,安排专业的指导老师对优秀作品进行指导和完善,参加全国决赛。入围国赛的项目将通过评审,择优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决出各类奖项。  

八、奖励措施

1.第二课堂加分。校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凡按要求参加本赛事参赛全过程的,可给予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学分基础加分;获校赛及以上奖项的,给予不同等级第二课堂奖励加分。特别注意,科创竞赛类为我校第二课堂必修分,不可用其他学分替代。

2.成果奖励。根据我校现行有关奖励文件规定,对于获省级及以上的团队成员及指导教师,予以奖金奖励。

九、其他事项

1.本通知内有关竞赛内容参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通知(见附件)拟定,若有变化将按照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要求及时通知。主办方正式通知发布后,我校也将通过校内相关公众号发布,请及时关注。

2.联系方式

对于本赛事相关问题可进群(QQ群:328300664)咨询,后续通知也将在群内发布。


科创实践部 彭老师QQ:276252811

学生会科创实践部  刘同学QQ:2980180356

                                孙同学QQ:578007083

                                房同学QQ:2659247511

                                李同学QQ:424627657

附件

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2.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预报名信息汇总表

3.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计划书模板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