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为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引领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贡献用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力量,我校拟组织开展第五届(2021)“燕山调研”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献礼建党百年,贡献青春力量
二、活动时间
2021年6月-12月
三、活动对象
我校全体在校生
四、实践形式与实践内容
深度结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开展的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实践的生动形式引领广大青年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
按照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以学生就近就便、分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不组织开展聚集性实践活动,不在疫情中高发地区开展实践活动,线下实践活动不跨省、不跨市。
实践项目类型主要包括:
1.建党100周年走访宣讲——党史学习实践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鼓励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新四史”,即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宣讲宣传等形式,在实践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2.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情观察实践
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在假期深入调查了解农村、社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加深对我国“十四五”规划的科学认识与深刻理解。
3.乡村振兴实践
鼓励广大团员青年聚焦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着眼于了解认知当前的乡村状况、在未来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向广大乡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欠发达地区乡村,开展力所能及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法律知识普及、调研献策、志愿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总结经验规律,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弘扬新风。
4.返乡考察实践
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可着眼于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以政务参访、企业实践、公益实践、志愿服务、兼职锻炼等为主要方式进行实践,感受家乡变迁发展,为促进家乡基层建设、脱贫奔小康、经济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5.“青鸟计划”岗位实习调研
“青鸟计划”是团省委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开展的服务大学生就业、助力全省“招才引智”工作大局的一项工作。结合我省“青鸟计划”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各学院团委组织发动学生注册、使用“青鸟计划”小程序。积极引导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山东籍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理论知识参与“青鸟计划”实习实践。
6.“希望小屋”圆梦实践调研
“希望小屋”项目由团省委、省青联联合开展,把“希望小屋”作为“希望工程”重要延伸和转型升级的突破方向。鼓励、引导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助力山东“希望小屋”项目,根据当地情况在确定帮扶对象、参与建设管理以及结对关爱帮扶等方面开展助力帮扶活动。
7.创新创业竞赛实践
围绕2021年“互联网+”“挑战杯”和“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竞赛选题开展有针对性地实践调研活动。特别是参与2021年“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团队,要围绕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展开相关实践调研,发现真问题、真需求,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打下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
除上述选题外,广大团员青年也可以重点围绕理论宣讲普及、历史成就观察、依法治国宣讲、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主题志愿服务、美丽中国实践、专业特色实践、网络主题实践等方面,结合国家政策、社会热点、个人经历、文献资料及已有基础等,自主选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五、调研形式
调研分为团队调研和个人调研两种形式。
(一)团队调研
以团队形式开展调研,自主选题。鼓励跨学院、跨学科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团队队长是负责人,也是第一责任人,主持确定实践主题、计划、内容、时间、确定应急方案以及参与培训等事项,负责思想动员、活动组织、安全保障以及后期总结等工作任务。团队以队员的能力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方案设计、知识宣讲、拍照摄影、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安全负责和财务管理。
申请团队调研的学生人数限制为3~5人,原则上1名指导教师给予指导。暑假结束前应按照《“燕山调研”调研报告模板(团队)》(见附件1)要求形成5000字以上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原则上应为我校教职工,调研团队未找到指导教师的,可在官方群内联系工作人员,学校将为团队匹配指导教师。
(二)个人调研
2020级未申请团队调研的学生,可以个人名义自主展开实践活动,原则上不需指导老师。暑假结束前应按照《“燕山调研”调研报告模板(个人)》(见附件2)模板要求形成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调研报告。
个人调研原则上应以线上调研形式开展,如果学生本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实地调研的,需要向其辅导员老师提交本人签字的《“燕山调研”个人安全承诺书》(见附件3)留存备案。
六、活动安排
(一)组队阶段(2021年6月底~假期开始前)
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严密关注拟调研区域是否为疫情发生地,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开展调研,应当就近就便地开展调研。
申请团队调研的,应当于离校前向其辅导员老师提交团队成员签字的《“燕山调研”个人安全承诺书》(见附件3)留存备案;于7月5日前提交《“燕山调研”团队调研立项计划表》(PDF格式、见附件4)、《2021年“燕山调研”团队调研地点信息公开表》(见附件5)至邮箱ysxyysdy@163.com(由辅导员老师指定的学生负责人统一收取后发送)。
申请个人调研的,应当于离校前向其辅导员老师提交本人签字的《“燕山调研”个人安全承诺书》(见附件3)留存备案。
注意:本年度燕山调研所有材料将由各位辅导员老师指定的学生负责人统一收取后发送至指定邮箱,请学生负责人于通知下发后及时进入负责人QQ群598608031。
为便于调研顺利开展,学校为本次调研提供团队调研活动介绍信、社会实践旗帜、校旗以及《2020燕山调研优秀成果选编》若干,有需要的调研团队可于离校前至行政楼401领取。
(二)前期规划阶段(2021年7月初)
学校将在“山财燕山学子之友”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安全实践指南以及社会实践经验分享等相关推文,为调研团队提供动态持续的培训指导服务。
所有实践团队均应参与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知见附件6-1)。7月20日前,调研团队需要按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创建指南》(附件6-2)、《“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网报备流程》(见附件6-3)完成团队创建及报备。
(三)调研实施阶段(暑假期间)
各调研团队或学生个人按照要求开展调研。按照前期准备的调研计划安全有序地开展工作,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调研进展,确保实践成效,并按期完成调研报告。团队负责人要和指导教师保持通讯畅通,如遇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机构反馈信息。
各团队要注意在调研过程中及时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种多媒体形式收集、灵活展示记录调研情况,鼓励调研团队或个人运用生动有趣、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分享所思所想、展示调研收获。
鼓励各调研团队按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网投稿指南》(见附件6-4)将调研成果投稿至三下乡活动“中青校园APP”,“三下乡”活动后期评奖将按照各团队在该平台投稿及中稿情况,综合调研情况等因素报送“三下乡”优秀调研团队、优秀学生。
鼓励各调研团队填写《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第五届(2021)“燕山调研”投稿申请表》(见附件7)投稿至“山财燕山学子之友”微信公众号ysxyysdy@163.com,各调研团队在该平台的投稿及中稿情况也将纳入实践成果评审因素。
(四)成果验收阶段(2021年9月-11月)
暑假结束开学后,调研团队及个人按官方群通知要求提交调研报告及其他调研材料,学校组织专家评审,遴选出优秀调研成果调研团队以及优秀调研个人若干。(具体评审通知请关注官方QQ群)
(五)总结表彰阶段(预计于2021年12月)
学校开展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展示工作,举行“实践归来话感受”主题团日活动,交流实践体会与收获。对本年度调研活动进行表彰,对优秀成果进行选编。
(六)成果转化阶段
鼓励师生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成果;鼓励实践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参与相关竞赛,如挑战杯、志愿服务大赛等;鼓励形成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在相关刊物上公开发表等多种形式实现成果转化。
七、奖励措施
1.对于本届“燕山调研”遴选出优秀调研成果、优秀自主选题调研团队、优秀调研成果个人若干,给予调研经费补贴。
2.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若干,给予指导奖励;对于获选优秀调研成果项目的指导教师,根据学校规定给予课时补贴。
3.对于符合学校第二课堂综合实践学分要求完成社会调研的学生,按学校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学分管理有关规定认定相应学分。特别注意,规定要求,20级学生应在第七学期前完成不少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4.对于本届优秀调研成果,统一汇编出版。
八、联系方式
校团委联系人 彭老师:0531-75786625
校学生会科创实践部联系人
张鸿展QQ:1277578647
梁天惠QQ:3013055061
材料提交邮箱:ysxyysdy@163.com
2021“燕山调研”官方QQ群:711129203

2021“燕山调研”学生负责人官方QQ群:598608031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
学生会科创实践部
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