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夯实科研基础,培养科研学术骨干,经研究,决定开展我校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紧紧围绕我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选题要求
1.选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研究导向和价值取向,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高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立足学术和学科发展前沿,力求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着眼山东省、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际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鼓励开展体系化研究,鼓励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和跨学科研究。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2.申请人参照附件1《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课题指南》中规定的研究范围和方向,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自行设计具体题目,也可结合我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兴趣,另行设计具体题目。
三、申报办法
1.本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采取公开申报和各单位择优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特就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
(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报。
(2)课题组成员本年度最多参与2项课题申报,课题组成员不能超过6人。
(3)申请同年度省社科规划办、省教育科学院、济南市社科办等单位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以及课题组成员不能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校级科研项目。
(4)凡以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为基础进行后续研究而申请校级科研项目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且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的同一成果申请新项目。
(5)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项目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新项目。
(6)申报人应按照《申请书》和《活页》的说明和要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参评资格,如获立项一律撤项,且3年内不得申报各类科研项目。
四、项目立项
由学校组织专家对申请人所写《课题论证》活页进行评审后立项。
五、项目管理
1.项目研究周期为2年。可按期结项的科研项目填报结题验收申请,不能按期结项的要填报项目延期执行报告,陈述原由。不能按期结项又不填报项目执行报告的取消其校级科研项目资格,项目负责人自原定结项日期起3年内不得再申请有关立项。延期项目的负责人在未结项前不能申报新的项目。
2.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进行期间,调出学校或因进修、出国等原因离职一年以上者,要及时更换项目负责人,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六、项目结项验收
所有立项项目需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在C类及以上期刊上发表与研究课题相关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篇及与研究项目相关的研究报告1篇。课题研究成果在公开发表、出版专著时,均应标明“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字样及项目编号。(期刊要求参见附件6: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术期刊分类目录(财燕政教字〔2022〕5号))。
七、项目申报及校内评审流程
申报工作按照个人申请——部门推荐——资格审查——遴选推荐——校内公示的程序进行。
1.2024年12月11日之前,个人申请及部门推荐。项目主持人填写《2024年度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科研项目申请书》(附件2),向学院(中心)提出立项申请。学院(中心)负责项目的初审,择优向学校推荐。
2.12月12日,资格审查。对于各单位上报的申报材料,教务处复核项目主持人和项目组成员的申报资格。
3.12月13日至14日,专家评审遴选。学校组织评审专家组进行严格公正的评审。
4.12月17日至19日,校内公示。对评选出的项目,进行校内公示。
八、材料提交和时间要求
1.《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科研项目申请书》纸质版一式1份,由申请人所在学院(部门)在“单位推荐意见”栏内写明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字,所在单位盖章。《课题论证》活页纸质版一式3份。以上材料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自备长尾夹。
2.各部门填写《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2024年度科研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4)纸质版一式1份。
3.12月11日前,纸质材料集中报送教务处(办公楼415室),所有申报材料的电子版(附件2、附件3)由各单位汇总后集中发送至yanshankyjw@163.com,并注明“单位名称+2024校级科研项目”字样。各申报人材料以“姓名+课题名称”命名。逾期不予受理。
九、其他
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动员,认真组织,集中本单位优秀团队、优势资源做好本项工作。
联系电话:0531-75786619。
教 务 处
2024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