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2学期通识选修课申报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03

各学院(中心):

为继续推进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决定开展2024-2025学年第2学期通识选修课的申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课程设置标准

(一)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审美修养,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理解人类在性别、种族、阶级和文化方面的多元性,具有尊重差异、兼容并包的胸怀。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试和适应能力,具备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六)有利于体现本校办学传统、优势与特色。

二、课程类别

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包含职业规划类、人文社科类、传统文化类、财经特色类、思政类、自然科学类体育保健类美育类八个类别

专科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党史国史、进阶学习类、传统文化类、美育教育类、体育保健类五个类别。

(一)职业规划类

职业规划类课程主要涵盖职业规划基础理论知识、职业规划的应用、规划如何操作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探索自我、找到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展天赋潜力,培养核心竞争力,教会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二)人文社科类

人文社科类课程主要涵盖传统文化、文学、语言、沟通表达、历史、哲学、伦理、宗教等领域,以及经济、管理、法学、政治、社会、教育、心理等社会科学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人文关怀;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使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和方法,完善自我认知、塑造健全人格,加强对当代社会发展、人类行为的理解和对当代社会面临问题的思考,成为合格的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民。

(三)传统文化类

传统文化类主要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旨在使学生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

(四)财经特色类

财经特色类课程主要涵盖经济等领域,旨在使学生熟悉基本的财经类知识,提高学生的财经素养,体现财经类大学的特色。

(五)思政类

思政类课程主要指专门从事思政教育的课程,一般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认清时代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六)自然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课程主要涵盖科学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旨在使学生领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了解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体育保健类

开展多门体育专项课供学生选择,并针对病、残、弱及个别大龄同学等特殊群体开设以指导性保健康复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性体育课程,旨在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多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具有良好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体育道德,从而增强体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党史国史

党史国史主要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涵盖党的创建、演变、关键历史时刻和杰出人物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进阶学习类

进阶学习类课程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关键考试科目,通过教学讲练辅导、知识点体系梳理,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提升备考效果。

(十)美育教育类/美育类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通过美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多方面发展。旨在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课程规格

(一)课程名称规范,具有通识选修课特色,课程名称相近的课程不重复设课。

(二)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和培育精神,而非讲授知识细节及技术训练,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一门课应在一学期内完成,一般为每周1-2学时。

(三)原则上不可有先修课程的要求;如非面向全体学生,应列明学生范围。

(四)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应在主讲通识课程的专业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工作基础和教学经验,课程申报可以不局限于教师的专业,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研究或特长的教师均可申报,鼓励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方案的规划和设计。

(五)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

(六)多名教师讲授同一门课,必须统一教学大纲,有多份教学大纲的课程不予受理认定。

(七)经认定的通识选修普通课程列入《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通识选修课程目录》,课程团队中的各位教师应具备该门通识课的任教资格。

四、材料报送要求

(一)课程负责人填写《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通识选修课程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两份、课程教学大纲(见附件2)一式两份,均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由教师所在学院负责人进行初审,写明审查意见并签字。

(二)各学院填写《2024-2025-2学期新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汇总表》(见附件3)一式一份,并由学院负责人签字。

(三)以上材料请最晚于1213日前,以学院(中心)为单位报送至教务处(明德楼415办公室)。

教务处

2024年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