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职工 校友 其他访客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山财大师生认真学习总书记“7·26”讲话精神

时间:2017-08-08 17:22    单位:    点击:

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连日来,山财大广大师生认真自觉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并以此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党委宣传部部长于洪良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可以说是为十九大把了向、定了调。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积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方针,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世人瞩目,国人自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学校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结合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扎实工作,勇于探索,以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学生工作部(处)处长王剑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强调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的愿望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落实在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上。要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团委书记刘奇耀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做了一次重要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把总书记讲话精神传达到青年当中去,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把全校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带领广大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以青春奋斗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杨立忠说,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再次强调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指南,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根本遵循。作为高校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落实学校党委中心工作和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结合起来,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勤勉工作敢于负责锐意创新,把工作当成事业,切实让上级和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抓出实效抓出成果。
  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韩晓燕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不仅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奠定了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也为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党始终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目前,学校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争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并积极应用到工作当中。要及时更新自身政治素养细胞,切实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执着的精神,投身到创造山财大美好未来的希望征程中。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晓燕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为一名高校的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内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筑牢信仰之基,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日常工作中,要用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在工作岗位上讲党性、讲原则,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抓住重点带动全面”既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在学校综合改革进程中必须遵循的工作方法,我校正处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投身学校的综合改革事业,用实际行动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付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概括,就是“四个伟大”。这“四个伟大”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其中,伟大斗争的胜负决定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成败,伟大工程又是决定伟大斗争胜负、伟大事业成败、伟大梦想能否实现的根本保证,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要围绕并服务于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来进行和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校长办公室樊庆臣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牢牢把握住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住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两个把握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路线、推进事业的重要前提。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闫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傲立世界的底气、敢于解万难的豪气。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定政治定力,加强理论修养,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向大学生宣讲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论蕴涵及时代价值,使在校大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和坚定的政治理想,成为对国家、社会、人民的有用之才,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兰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开好十九大、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战略部署。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为我们今后开展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研究、理论探索中要拓展境界和视野,在“四个伟大”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破解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承担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金融学院辅导员王倩倩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对我们提出了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的要求。同时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其实也是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尽最大努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向着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前进。
  我校首届博士研究生、今年刚刚留校工作的王杰茹说,认真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感触颇深,一是要认清国内和国际形势,任何工作都要顺应世情国情党情,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二是坚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时从现实出发;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理论学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何心雨认为,作为在校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新兴力量,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实践精神,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问题,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踏实肯干的精神,努力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成就,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从而回报祖国和社会。
  金融学院研究生姜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艾欣颖、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李胜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满晓雅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自觉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要掌握科学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既要学好专业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努力在专业学习、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又要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在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助力实现“中国梦”。(山东财经大学)

  媒体链接:www.sdedu.gov.cn/sdjy/_jycz/_bkgx/1070803/index.html


上一条:【山东省教育厅】山财大部署排查地震灾区学生受灾情况 下一条:齐鲁晚报】山东多地打响高校争夺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