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职工 校友 其他访客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启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的通知

时间:2025-11-27 15:08:40    单位:    点击:

各学院、各位同学: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共青团中央等多部委联合主办,为全国大学生综合类竞赛一类赛事,被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

为推动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挖掘培育一批优质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决定启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5年12月至2026年11月

二、参赛对象

1.参赛对象应为我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毕业5年内(2021年之后毕业)的全日制毕业生,教师可参与产业赛道。

2.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鼓励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每个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校赛阶段建议不超过8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申报团队所报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3人。

三、参赛赛道、项目类型和组别

1.高教主赛道

参赛项目类型: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

参赛组别: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我校项目参与组别为本科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设创意组、创业组。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项目类别及实际,根据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赛项目团队要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社区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参赛组别: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3.产业赛道

企业命题项目应积极与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对接,企业命题应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成果转化项目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与市场化推广,围绕核心技术专利转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向,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形成现实生产力的项目。

参赛组别: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企业命题组和成果转化组。

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各赛道实施方案请查看附件1。

四、参赛作品要求

(一)项目材料

1.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创意组、创业创意组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创业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创业中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参赛团队还需将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附在项目计划书中,大小不超过20MB。

2.项目展示文档:需提交项目的PPT或PPTX格式的展示文档,大小不超过20MB。

3.展示视频:入围校赛决赛、推荐省赛的项目需提交项目展示视频。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1分钟30秒,要求画面清晰流畅、声音清楚,大小不超过20MB。分辨率为800×600,视频编码为H.264,音频编码为AAC。

院级初赛阶段,各团队仅需要提交项目计划书和展示文档PPT。入围校级复赛的项目,需提交项目展示视频。

(二)种子项目

种子项目主要来源于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校友创办的优质创业项目。

1.“科技创新”型项目: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贴近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国家关注的科技创新项目等。

2.“强资源”型项目:具有独有渠道、优势生产资源的项目。

3.团队负责人(学生)拥有相关专利(排名前一)、高水平文章(排名前一),成果有新的技术突破或市场应用前景。专利优先级:PCT国际专利>发明专利>软著>实用新型。

4.团队项目负责人已创业,企业具有“强流水”或“已融资”的优势。“强流水”型项目即注册3年内企业月流水50万或年流水超500万,注册3-5年企业年流水破千万的项目;“已融资”型项目即创办的企业已有融资经历。

5.项目具有良好社会声誉与影响力,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的公益类项目或者以专业知识背景、商业手段等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发展。

6.新业态创业项目和非遗传承项目:新业态商业模式向具有高IP流量(十万级流量)的项目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非遗传承项目(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

7.其他比较符合参赛要求的项目。

五、比赛安排

比赛采用院赛、校赛、省赛、国赛四级赛制。

1.学院初赛(2025年12月-2026年3月)

2025年12月,各学院开展项目摸排和挖掘工作,重点针对大一、大二学生以及近5年毕业校友进行摸排,梳理出初步符合条件和具有相应资源的名单。

寒假开始前,团队结合项目实际,参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通知(见附件1),提交项目材料,完成学院申报,学院筛选种子项目重点培育。鼓励学院开展多轮次的孵化辅导和项目培育工作。

2026年1-2月,各团队充分利用寒假期间广泛开展调研实践,完善项目材料。

3月下旬,各学院组织学院初赛,对报名作品进行筛选,评出优秀作品进入学校复赛。将院级赛事项目材料及评审结果汇总表(见附件2)打包发送至邮箱:kechuangxinxi@163.com,邮件以“XX学院创新大赛(2026)院级赛事晋级项目材料及评审结果”命名。具体提交时间、推荐项目数以最新通知为准。

2.学校复赛(2026年4-5月)

学校组织校赛评审,采用书面评审、线下路演等形式,评选优秀作品进行重点辅导和培训。相关作品作者及指导老师按照评审意见修改、打磨项目书。根据打磨情况和推荐省赛名额,最终推选出优秀团队代表学校参加省赛。

所有作品均应在大赛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报名并提交作品,未在官网提交作品的团队学生不予第二课堂加分认定。预计系统开放时间为2026年5月。

3.省级赛、全国总决赛(预计2026年6月-11月)

学校组织晋级省赛团队进行网报,大赛省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选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总决赛。

六、奖励措施

校赛设置一、二、三等奖,获奖数目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确定。根据各学院获奖数量和参与度设优秀组织奖1个。

按照赛事要求完成参赛的学生可按第二课堂有关规定获得基础学分,获奖学生可获得奖励学分。获本赛事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指导老师及学生,可根据我校成果奖励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七、其他事项

1.本通知系参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通知拟定,若有变化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正式通知为准。

官方网站: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

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大赛相关问题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下方“大赛咨询”。

2.请各参赛团队队长加入赛事QQ群,后续通知将在群内发布。

学校赛事QQ群:1012024413


联系方式:

校 团 委科创实践部:

彭老师QQ:276252811

校学生会科创实践部:

贾同学QQ:3585025485

盖同学QQ:2098233609

刘同学QQ:2658631850


附件:

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院级评审结果汇总表

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评审规则


下一条:关于启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关闭